“我最近学得好崩溃啊。明明一直在努力,成绩却不进反退。”“最近一次模考比正常水平低了100分左右,而且扣分的好多都是低级错误,或者平时都会写的题目拿到考场上就出错了,怎么办啊,我觉得我要撑不下去了。”你也遇到相似情况了吗?你听说过学习中的“瓶颈期”“高原期”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学习中的瓶颈期”。
首先,恭喜各位遇到这种情况的各位。学习上的瓶颈期几乎是每一位优秀的学生在高考前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这种学习进入瓶颈期的情况在教育心理学上也叫“高原现象”,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大部分人在高考前成绩都会有起伏。黎明之前,黑暗尤烈。现在暴露出的问题,都是为了让你以更好的姿态,迎接黎明的到来。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一个人学习了很久,却仍旧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状态,没能看到努力的回报或者达到自己预期的状态,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对自己没信心。如果我知道如何撑过瓶颈期,就不会在二本学校里自卑了。学习停滞不前然后我就去谈恋爱了,所以现在我正在复读。@二姑娘
把刷题的事情先放一放,具体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间,是不是我近期的生活时间未合理分配,我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不适用于自己。
@濛曦
不要为不要为几次考试没考好而越陷越深,不要不敢面对考卷,而要在每次考试完之后注意总结试卷上有漏洞的知识点。
@忠南公州市的你
看不进书的时候我会选择痛快玩,与其和书本互相折磨,不如玩完以后,以好的状态再去学习。
@余世
实在学不进去的时候我一般是先把家务能干的全干完,还是很精神就做俯卧撑,仰卧起坐,上下蹲,累的坚持不住的时候就问自己:学习累,还是身体累,现在不学习,以后天天都会比今天累。
@啦啦啦
不如去放肆地逛一逛超市,放纵地敞开肚皮吃一顿,慢慢和家人朋友聊一聊,或者做一件你认为很刺激的事解放自己。
叶修的《学习的逻辑》中提到了“脉冲策略”这一方法,书中观点认为这一策略对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瓶颈期突破有帮助。
“脉冲策略是一种时间使用方法,它指的是我们不要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均匀地分给每一个学科,而是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冲击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个学科的某些章节、板块,争取短期内取得突破。”
——《学习的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脉冲策略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因为这一方法要求每天在课堂时间认真听讲,课后适当完成基础作业(保证其它科目成绩不下滑)之外,有2~3小时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
将这一时间段用在集中学习某一门学科之中,才能够形成脉冲优势。因此学习新课阶段无法长期使用脉冲策略。
同时,脉冲策略也并非适用于每一个学科。
诸如数学这类板块之间关联性不大,强调理解,要求逻辑性的学科,适合针对某一板块短期内迅速提高。
而诸如英语这样无逻辑,强调记忆,通过前期积累厚积薄发的学科,并不适合脉冲策略。
@濛曦
低谷期的人很容易有一个特点,就是觉得自己每天干点什么都很空虚,这时你就要更集中注意力,当你保持了一段时间这样的状态,你自然而然就会走出低谷期。
@医学小王子WBB
不与任何人接触,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高考前一个月没有回过家,没有跟家打过电话,一直在学校。
当时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住在家了(我们是寄宿学校,高考的时候可以选择要不要留校),我当时没有回家,后来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基本上我们高考回家的学生都没有考好,而我比平时多考了七十分。
我觉得你跟别人在一起很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别人很容易把这种紧张的情绪传染给你。
当然刚开始你会有一种巨大到让你不能呼吸的压力,但是慢慢你会适应,这也让后来的我养成了能够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
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不要说没有意义的话,不要与没有意义的人交往。
这是我当时严格遵守的三条原则。事实证明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瓶颈期的出现是正常的,就像是黎明之前的黑暗,而我们正是一个个期待黎明的守夜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撑过这段瓶颈期。
未来充满光明,少年请继续努力吧!
我在未来等你!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