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爱去哪去哪”
近日,在江西九江的一艘摆渡船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惊险的事情:
一名女孩在车里和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生气之下脱口而出:
“你爱去哪去哪!”
女孩随即推开车门,爬上围栏,一下跳进江里。
父亲迅速下车,毫不犹豫地跟着跳下去救女儿。
万幸的是两个人都被救了上来,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悲剧。
对此,网友纷纷留言,有网友感叹“父爱如山”,“只有父亲会毫不犹豫跳下去救你”;

也有网友认为这件事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背后的教育问题值得反思。


这个父亲明明是爱女儿的,他可以为了女儿放弃一切,甚至包括生命,但却不懂得如何与女儿好好相处,好好说话。
事实上,孩子和父母吵架放在生活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稀松平常,会让很多父母忽略语言也是一把利刃,尤其亲情之间的语言利刃会变得更加锋利。
02
语言的利刃会变成一把凶器
刺向你最亲的人
在国外的某一个地方,一个孩子正坐在桌前玩手机,爸爸一边从兜里掏什么东西一边气势汹汹地走到儿子面前。
他把一把手枪放在了儿子面前,并对儿子说了什么,然后转身往前走了。
之后,没想到的是,儿子想也没想,拿起手枪朝自己的脑袋上直接开了一枪......

爸爸听见枪响的声音立刻转身,还没缓过神,朝着儿子头上甩了一巴掌,看到儿子倒在地上,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自己也跟着倒在地上悔恨地痛哭起来。
这个爸爸原本只是想教训一下儿子,不想让他一直玩手机,然而却没有采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这并不是个例,国内之前也有一起类似的事件:
武汉一名初三学生因在校打牌被请来家长,男孩的妈妈来到学校后,在楼道里教训自己的孩子,一边大声喊骂,一边扇耳光、掐脖子。

母亲打骂训斥孩子时,被老师劝下,后来和老师一起离开了教室走廊。
男孩在走廊上一言不发地足足站了三分钟,三分钟后,突然转身爬上栏杆一跃而下。

很难想象,母亲走后的三分钟,那个男孩站在走廊上经历了怎样痛苦的内心挣扎,才选择用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年少的生命。
而那位暴怒之下对自己儿子当众扇耳光、训斥的妈妈,又是怎样的懊悔不已和悲痛欲绝。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语言暴力有可能会变成一把凶器。”
语言暴力很多时候只是一时的冲动,并不是内心真正的想法,但因此产生的结果却是不可逆的。
虽然语言暴力并不是产生这些悲剧的本质原因,但是它绝对是产生悲剧的导火索。
这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孩子只能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极端方式来宣泄对父母的不满。
03
语言暴力的危害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你不丢人,我还嫌丢人的,你看看人家孩子,你看看你......”

“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白痴都比你强......”

“看你考这么烂,干脆就不要养你了......”

这是谢勇导演的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讲述了语言暴力的危害力有多大!
影片中,他采访了沈阳市少管所的几位少年犯。
他们从小被父母语言暴力对待:
“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这些少年长期在这样的语言暴力环境中生存,感受不到温暖,最终走向了歧途:
“拿刀杀人”、“用斧子砍人”、“枪杀别人”......活脱脱地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恶魔。
谢勇把这几个与语言暴力相关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做成了“武器”。



这些少年本来会拥有光明的未来,但是因为受到父母长期的语言暴力,他们走入了歧途。
可以这样说,他们作恶的“武器”就是他们的父母递的。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因此,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你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对孩子却是一根刺,深深地扎进孩子内心,就算时隔多年,曾经的疼痛也不曾缓解过。
04
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01温柔的力量有多强大?
我们孩子学习的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总是被爸爸和妹妹说是音乐白痴,说自己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让小男孩十分沮丧,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于是一天早晨,小男孩去外面的一个小树林里练琴了。

当小男孩拉完一首曲子时,发现了一位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望着自己,小男孩连忙为自己难听的琴声道歉,打算溜走。
但是老妇人温柔地说:
“我的耳朵聋了,但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小男孩被老人打动了,从此之后,每天清晨都面对这个唯一的听众练琴。
每次当小男孩停下时,老妇人总会夸奖他:“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这位老妇人说小男孩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男孩每天练得汗流浃背,最终男孩的小提琴可以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了,他也偶然地知道了老妇人原来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爸爸的指责,小男孩本来对小提琴的学习兴趣差点被浇灭,差点丧失持续练下去的欲望。
是陌生的老妇人善良的话鼓励了他,让他能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他最后能够成功!
看,温柔的力量有多强大!
02控制不住情绪时,先让自己冷静一下
在综艺《新生日记2》中,应采儿告诉儿子Jasper一定要学中文的情节火了,获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节目中,应采儿带儿子玩拼字游戏学中文,结果发现Jasper好多字都不认识,他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就是乱猜一气。

连续问了好几个汉字,Jasper都给不出正确答案后,应采儿明显有些生气了。

但是应采儿并没有向孩子发泄脾气,而是控制住自己想要生气的情绪,强迫自己冷静一下,默默地离开儿子上楼去了。

而Jasper也因为没通过妈妈的考验很是失落,他默默地掉起了眼泪。

应采儿调整好情绪后又来找Jasper,这时的她已经没有了怒气,对儿子充满了耐心。
她对儿子讲她小时候学中文的经历,告诉他自己当时也是哭着学的,但是你不学,这种痛苦就会一直缠绕着你......

最后,应采儿教育完,还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爱的抱抱。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经历,每每都能被自家熊孩子气到飙血压,应采儿的这种教育方式不得不说太赞了!
孩子既听进去了大道理,也没有生妈妈的气,这确实是一场和谐的亲子沟通。
当我们教育孩子,想要对孩子发脾气时,不妨效仿一下应采儿的处理方式:
先控制住自己想要发火的情绪,找一个地方冷静一下,等调整好情绪,再去和孩子进行沟通,相信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小互动
你是怎么和孩子沟通的?有什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小妙招吗?
快来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