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丈夫生前得到过许多亲人、同学好友与网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关怀和无私帮助,在此我们全家表示深深的感谢!”
一则由妻子付碧发出的讣告,向世人宣告了曾经引发强烈关注的神童的结局。
最初的震惊过后,人们有遗憾,也有惋惜。
这个2岁识千字、17岁进入中科院的“神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是如何成为神童的,又何以在最好的年华陨落?
我们铺展开他被压缩的人生细看时,才发现一个个细节里,都充满了悲剧的隐喻。
01
魏永康,1983年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母亲曾雪梅自己曾无缘高考,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身上。
她觉得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一张白纸,上面的内容,全靠自己的“努力书写”。
魏永康刚刚出生两三个月,曾雪梅就开始教他识字。魏永康也十分争气,真的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分和高智商。
2岁掌握一千多个汉字,4岁自学完初中课程,8岁跳级进入县重点中学……在当地,魏永康就是众人眼里的“东方神童”,前途无量,光芒万丈。
曾雪梅受到了鼓舞。她暗自决定,只要儿子能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她都可以搞定。

生活上的事她都可以包揽,吃饭也算是耽误学习时间的事,所以直到儿子读高中,曾雪梅还在给她喂饭吃。
为了杜绝儿子早恋,曾雪梅更是从小就向他灌输:“女孩子是妖精,是美女蛇,招惹不得,万一招惹了,一生的事业就毁了。”
这样的教育不仅让魏永康对女孩子退避三舍,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正常交友。
十几年的生命中,除了学习,魏永康什么都没有。
17岁那年考上中科院,是魏永康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那一年,他终于离开了母亲,去陌生的城市独自生活,而他不那么健康的童年、青春期时期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这个转折点上,他的人生失控了。
02
人们后来把他退学的原因归结于自理能力差,但我们仔细看他那几年的经历,会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他从“神童”变为“伤仲永”,绝不仅是因为他不会洗澡、不知道在冬天穿棉衣而已。
没有学校能因为一个孩子不会照顾自己而劝他退学,中科院劝退魏永康,是因为他很多专业课成绩都是0分,无法完成学业。
而打垮魏永康的,是他在面对失败时,没有任何弹性,一折便断了。
平时的试验活动等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但魏永康一有讨论就默不作声,导致试验无法进行。
交不出论文,他自己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后来干脆就不学了。
魏永康被学校劝退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媒体将魏永康作为揠苗助长的典型进行了大量报道,“那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人的精神都快崩溃了。”魏永康的妈妈说。
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不再,曾雪梅看着自己费尽心血培养长大的孩子,意识到自己多年的努力统统白费了。
她朝着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崩溃大喊:“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而魏永康则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再也没有学过习,每天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将自己关在屋里,一关就是一整天。面对母亲的崩溃,他的回应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家出走。
他的心理和性格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扭曲了。
但直到这时,曾雪梅还不觉得自己“一切为了儿子着想”有什么不对。
甚至在魏永康的生活终于走上了正常的轨道、结婚生子后,还试图操控孙子的人生,再培养复制出一个“成功”的“神童”出来。
她曾经与儿媳商议,她来教孙子文化知识,而儿媳教他生活能力、做人做事。
这个提议遭到了儿媳的反对。
为了不让婆婆剥夺孩子的童年,付碧还禁止曾学梅在孩子面前说:
“你爸爸在你这个岁数,已经……”
两个母亲,面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而如果不是儿媳付碧选择尊重自己的孩子,可能由曾雪梅自己“没有参加高考”的遗憾而引发的悲剧,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03
升学、高考,被附上过很多圣神的光环。
不少人都认为,只要考上好大学,孩子就能成才,以后的生活便无后顾之忧。
父母一味要求孩子成功、考第一,却从未理解孩子,一直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这样的孩子没有弹性,脆弱易折,承受不起挫折。
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丧失希望,发生悲剧。
武志红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女孩一直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可惜高考考砸了。
有人建议她复读,有人建议她在考研时逆风翻盘。可她却逃避了。
她不再跟高中同学联系,因为害怕被嘲笑;她也不理会大学同学,因为觉得她们不配做她的朋友。
她变得愈发孤僻,整日闷在宿舍里,最终在大二时退学。
看到女孩与母亲的相处方式后,武志红才明白了问题所在。
女孩妈妈一直实行高压政策,如果孩子考不到前三名,就惩罚她面壁跪半小时。久而久之,女孩也在心底竖起了一条高压线:千万不能输,否则会被惩罚。
所以,为了不被惩罚,她干脆选择放弃。
高考是漫长人生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决定我们命运的转折点。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未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能在人生这个考场上站稳脚跟,始终要靠坚强的内在、积极乐观的心态,这能使我们在失败和痛苦中得到礼物,也能在他人认为的绝境中找到正确的路。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而是跌倒后再爬起的勇气和能力。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里,克服种种困难,跨越种种挫折,度过自己想要的一生。